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体育课教学计划怎么写(体育课堂中体能训练方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年版)》]中指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主要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主要通过身体练习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因此,本课程的主体是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练习。”小编在交流与学习中收获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将实践中的思考与同仁们一起分享。

一、对体能的基本认识

随着《课程标准(20**年版)》的修订、颁布,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有了改变,即从必修和选修到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增加1个体能模块(18个课时,共1个学分)。何谓体能?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速度、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反应时、爆发力等”。体能教学的过程是掌握并运用发展各种体能的基本原理和多种方法的过程,发展体能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并有利于掌握运动技能。

二、体能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基于以上对体能的基本认识,日照市从2017年开始将高中体育与健康体能专题研讨活动作为探索、研究体能教学的总抓手,吸取中国青少年健康体能研讨会的先进理念,遵循高中学生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出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1+N+3”体能教学实施策略。

(一)体能模块教学“1+N+3”体能教学实施策略

体能模块教学“1+N+3”体能教学实施策略中的“1”是指以形体教育为出发点,“N”是指以发展体能要素的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速度、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反应时、爆发力等为支撑点,“3”是指以培养高中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如,日照市高一年级学生上学期采用体能模块教学形式,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作为出发点,以掌握并运用发展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速度、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反应时、爆发力等体能的原理和多种方法作为支撑点,以每项体能为基础设计1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以2~3个体能为基础设计7个课时,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选项测试1个课时,完成1学分即18课时体能模块教学设计。

1.以形体教育为出发点

形体练习主要以韵律操、徒手操、抗阻力等练习为主,采用单一或组合动作,重点培养学生蹲、立、行、走等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通过各种体能专门性的练习获得健美的体形。练习过程以动态拉伸与静态拉伸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自主、双人和团体3种练习形式为主,以“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和气质美”的标准进行评价。如,进行不同形式的单人拉弹力带的变换练习中,听教师口令,每个动作拉伸到位后停留5~8s,教师提示动作要领,让学生体会塑造形体之美和不同部位肌肉发力的感觉,既要关注形体美又要关注力量素质练习;巩固提高阶段以2人合作或者团体分组的组合练习为主,进行徒手操、韵律操的组合动作练习时,要注意单一动作的规范性和连接动作的连贯性;2人和团体练习时可以让练习者相互轻轻拍打对方的手臂、腰、腿等身体部位以提醒同伴体会协调、用力、舒展、平衡等动作。以形体教育为出发点的体能教学思考与实践中要关注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身体形态变化及发展体能的各种方法,让身体与动作融为一体,用“四美”的标准评价,让课堂上的形体练习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新时代高中生拥有的活力和自信。

2.以发展各项体能为支撑点

以掌握、运用、发展各种体能的原理和方法为支撑点设计课时计划。课时计划设计应遵循以下4个要求:(1)练习动作: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2)练习方式:从自主、2人到团队结合;(3)练习形式:从基础练习到拓展练习;(4)运动负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的要求,设计练习时间为20~30min,其靶心率适宜的范围不得低于120次/min,最高不可超过200次/min。平均运动负荷以心率衡量,应当在最大强度心率的60%~80%之间。如,以发展下肢肌肉力量为主的课时教学设计为:(1)基础练习:单一的蹲起练习(下蹲时静止5s,每组练习10~20次)、2名学生面对面手拉手蹲起、多人手挽手蹲起;(2)组合练习:蹲起+弓箭步(前后左右任意方向)+弓箭步交换跳(左右腿交替为1次);(3)拓展练习:单一的单脚蹲起(下蹲时静止5s)+单脚跳蹲起+2名学生面对面手拉手的单脚跳蹲起+2名学生面对面手拉手,1名学生拉另1名学生跳的蹲起(练习2~3组,每组练习10~15次,);组合练习:手持实心球单脚跳蹲起+弓箭步+弓箭步交换跳+弓箭步下蹲后,将上身转向左或右侧将实心球与同侧面的同学交换。以发展各种体能为支撑点的体能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基于原理与方法,将练习动作与练习方式相结合设计出经济、实效的发展体能各种的动作组谷,让课堂上的练习迁移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中,养成科学锻炼的好习惯。

(二)结合运动项目发展体能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从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一直到高三年级体育课教学以选项教学为主,结合运动项目技术特征作为切人点发展体能。结合运动项目,以发展体能教学“1+N+3”的体能教学实施策略中的“1”是指以运动项目特征为出发点,“N”是指从事运动所需要的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速度、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反应时、爆发力等为支撑点,“3”是指以培养高中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

近2年来日照市高中学生实施选项教学,从运动项目特征入手,以发展与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的体能为主,培养学生运动项目意识。按照以下3个要求以“课课练”的形式进行体能教学课时计划设计:(1)适宜的运动负荷;(2)练习方式:从自主、2人到团体相结合;(3)练习形式:从基础练习到拓展练习。如,篮球项目的模块教体育 学,利用篮球移动技术动作组合发展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教学设计:(1)基础练习:起动+侧身跑或者变向跑(14m)+侧滑步或者前、后滑步(14m)+急停转身+返回快速跑(28m);(2)拓展练习:2名学生1组,1名学生进攻,另1名学生防守,起动+侧身跑或者变向跑(14m)+侧滑步或是前、后滑步(14m)+急停转身+返回快速跑(28m)。篮球项目的模块教学,利用折返跑发展心肺耐力的教学设计:

(1)基础练习:计时3~4min,从篮球场一边的端线出发,依次快速分别跑至罚球线、中线、对面罚球线,到达对面端线后返回,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折返跑的次数;

(2)拓展练习:采用计时结合运球折返跑的形式进行,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运球折返跑的次数;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练习过程中通过消极到积极防守、练习组数、间歇时间等调整运动负荷。结合运动项目以发展多种体能为支撑点的体能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基于运动项目,将运动技术与发展体能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项目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

体能是人体运动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是提高运动技能和提升运动水平的保障,并且可以防止或减少运动损伤。体能是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营养素,运动项目则是美食,学生的生长发育既需要必备的营养素,又需要美食的升华,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能。在以个人为主的体能锻炼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并培养自己拥有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一丝不苟的生活态度、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在集体或是团队为主的体能锻炼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在练习或比赛中让自己的体能在团队中发挥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