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大推出夜间大思政课,探访国家级实验中心

昨晚的上海大学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灯火通明,70多名“创新中国”第29季课程班学生在这里上了一堂沉浸式“行走”思政课,深度体验数字时代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位于宝山校区的工程训练中心是上海大学教学规模最大、学生受众最多的实践教学基地,拥有大工程数字、创新、制造三个平台。工训中心副主任张海光副教授身背小扩音器,带领同学们一一参观了3D打印实训室、智能产线实训室、激光实训室、木艺实训室等,接触前沿智能制造、数字控制铣床、3D打印、自动化机器人等科技实训设备及工艺。

行走的思政课现场

在大工程创新楼的3D打印实训室,同学们惊叹于商代金面罩青铜人头像模型的复刻制作,触摸3D打印出的“黑悟空”摆件,近距离感受3D打印技术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在大工程中心制造楼,同学们认真观察生产线的运行,了解了零部件生产、装配、出入库到成品件包装等多个自动化单元的生产制造过程,感受到智能制造技术的高效与精准。

此次“行走课堂”是上海大学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创新举措,助力大学生养成大工程观、创新思维与系统思维。同学们近距离接触科技前沿,浸润工程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大家眼见为实,见到了宇树机器人,观摩了芯片的诞生历程演示,接受了质量文化、创新教育与安全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报效国家的使命感。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在学习通“作业”和主题讨论区分享了自己的收获。赵同学写到:“张海光老师对创新创意设备及机器人工艺的讲解,让我看到了科技与创新结合所产生的巨大能量,认识到创新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基于对现有技术的深入理解和巧妙运用。”许同学表示:“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责任担当——王兴兴校友用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的背后,是‘让中国智造惊艳世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