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和“中越人文交流年”。文化交流始终是中越两国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主题。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有机会前往越南,深入探访了河内市、宁平省及广宁省,体验了越南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此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越文化在对方的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交流。
早在前往越南之前,越南青年歌手黄垂玲的歌曲《遇见挚爱》早已成为我播放列表里的单曲循环。她热情、甜美、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塑造了我对越南最初的愿景:热情、奔放,一片氤氲着浪漫的热带季风之地。
在我的探访过程中,在河内市的各个街区,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中国品牌的店铺。这些品牌已经不再是外来者,而是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广宁省下龙市,路边的中国奶茶店几乎成为当地年轻人日常休闲的标志。三五成群的越南青年手捧经典的冰淇淋或奶茶,仿佛置身于中国的大街小巷。
在广宁省下龙市最大的购物中心,我再次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店铺的墙上挂满了带有中国文化IP的毛绒玩具,有些商店还用中国明星的照片作为宣传素材。书店里,越南的“谷子经济”也开始崭露头角。几名越南女中学正在挑选中国动漫、游戏IP相关的商品——流麻挂饰、徽章、手机壳等。她们的选择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些商品涉及《黑神话:悟空》《原神》及中国动画电影等热门IP。书店老板告诉我,这些中国IP文创商品在越南非常受欢迎,尤其在十二三岁年龄段的学生中,部分热门商品甚至会限购。
当然,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不是单向的,越南青年热衷的文化生活符号也正悄然浸润中国青年的社会生活。歌曲《遇见挚爱》不仅在中国音乐平台突破1.2亿播放量,其改编混音版更在2022年化身为现象级“叮叮当当舞”,席卷抖音平台成为全民模仿的潮流符号。这股潮流更是延伸至味觉领域——越南咖啡的醇香正在中国青年的马克杯中萦绕。同行的一位广西电视台主持人告诉我,在一些由两国青年联合运营的跨境电商直播间中,越南榴莲饼与广西螺蛳粉组成了“网红CP”,通过主持人的现场解说,向观众展现着中越两国文化的奇妙共振。
不仅如此,中越两国青年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陪同我们的越南翻译是河内国立大学的一名学生,她笑着告诉我们,她的日常生活与中国年轻人并无二致——碎片时间刷一刷短视频,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片段,甚至也会随着流行音乐的节奏,跳起风靡全球的手势舞。这种跨越国界的青春共鸣,让两国的文化差异在无形中消弭,反而多了一份亲切与默契。
从制造链条到文创产品,从生活方式到消费图景,中越之间的交流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了文化的理解与融合,深化了彼此的友谊。
王梓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23日 04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