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4月18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联合主办的“河南省城市考古与保护经验交流暨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会议”在郑州举行,来自河南省文物局以及各地市考古院所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城市考古与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展开交流。
开幕式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梁法伟主持,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致辞。
自2016年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河南成立以来,基地建设呈现良好态势。围绕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面向全国的城市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研与应用推广平台”总体定位,明确科技研发中心、人才孵化中心、成果辐射中心和交流合作中心这四个中心任务,发挥考古的专业作用,做好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展示。
张慧明要求,是做好城市历史的考古实证和研究,争取考古新发现,推出突破性、标志性的研究新成果,为解决重大历史问题做出考古学术贡献。做好城市文脉的保护和展示,针对古代城市重要考古成果,探索研究不同的保护利用方式,活化历史场景,讲好城市故事。要推动考古前置制度落地实施,为城市建设与城市考古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
科研基地执行室副主任李标标介绍了科研基地暨科研创新团队组成以及科研基地的定位、研究方向、取得的重要工作成果等基本概况,分析了河南省内城市考古与保护现状,并对科研创新团队构想规划作了说明。
河南拥有众多古今叠压型城市,在城市考古与保护事业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国家文物局选择在河南建立城市考古与保护重点科研基地,是要依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深入研究,将河南在城市考古与保护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其他地区,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展示与公众分享水平。
据介绍,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已在商丘、洛阳、开封、邓州、安阳分别成立了工作站,广州工作站也于2024年挂牌成立。未来5年,科研基地将聚焦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考古与保护科学体系,围绕城市考古研究、科技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研究开展工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宣布河南省城市考古与保护科研创新团队正式成立。他表示,创新团队将为河南省内各考古研究院所提供城市考古与保护的交流平台。未来,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将立足河南,面向全世界,展现整个中国城市考古与保护的先进水平。
与会人员还集体考察了郑州商城遗址书院街北片区和夕阳楼发掘现场,并前往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进行调研,现场探讨城市考古与保护利用面临的现实和学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