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常德桃源:将集体资金用于个人投资,这名村支书受处分......

回想起自己犯下的错误,常德市桃源县剪市镇双龙村原党支部书记郭某懊悔不已。他说,因为纪法意识淡薄,犯了错,大家要引以为鉴。郭某栽了跟头,与一笔贷款有关。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请听报道《将集体资金用于个人投资,村支书受处分》。

去年6月,桃源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立了由桃源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农经站组成的工作专班,要求各乡镇(街道)对村级集体资金开展自清自查,并选取部分乡镇进行“驻场解剖麻雀式”自查自纠。

按照工作要求,剪市镇政府对相关资金进行了自清自查。在清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该镇双龙村有一笔村集体经济产业贷款存在使用异常。

桃源县经管服务站乡村财务管理部部长刘赛男介绍:我们在核查资金用途时发现,2024年3月的时候,双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到了一笔138万元的产业项目贷款,但是,这笔资金没有用在这个村的集体产业项目上。

随后,剪市镇政府将相关问题反馈给桃源县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立即抽调骨干力量深入一线进行核查,发现这笔138万元的产业项目贷款在使用途径上确实存在异常,随即将该问题线索移交给桃源县纪委监委。

桃源县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张琪:接到这个问题线索后,我们迅速展开了核实调查。通过入村走访、查阅银行流水和村级账目,我们基本确定双龙村138万元村集体资金被原村支书郭某挪用的事实。

当工作人员将财务资料摆在郭某面前时,他明白事情已经败露,便如实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郭某个人及家庭成员投资了黄牛养殖、蛋鸡养殖、富硒油茶种植等多项产业,已贷款、借款共计500多万元,其个人产业发展的流动资金非常紧张。当得知以村集体名义申请“乡村振兴共享贷”利息较低时,便动起了“损公肥私”的念头。

桃源县剪市镇纪委书记王威翔介绍:他从手机信息中了解到“乡村振兴共享贷”的利息比较低,当时开销大,流动资金又比较少,所以,想去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2023年1月,郭某在未经村支“两委”民主表决的情况下,伪造双龙村农村产业项目资料,以村经济合作社的名义,向银行申请并成功获取贷款138万元。双龙村经济合作社账户收到贷款后,郭某在未通过村集体讨论的情况下,将合作社账户中的钱款转至该县某饲料厂法人郑某账户,又经郑某转账给自己,后将这笔贷款用于家庭成立的黄牛养殖合作社等产业经营使用。

桃源县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张琪表示:村集体资金关乎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作为村干部本是为大家服务的,但是郭某却滥用权力,把村集体的钱当成了自己的,随意支配,中饱私囊,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村集体、村民的利益,必须严肃查处。

郭某的行为严重损害村集体合法权益,涉嫌挪用资金犯罪。2024年10月,郭某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并责令辞去村委会主任职务。

针对案件暴露的突出问题,桃源县纪委监委向该县农业农村局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其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深入整改促治。

桃源县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主任杨金平表示: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要持续纠治该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以有力监督守好村集体“家底子”“钱袋子”。

下面请听清风评:侵吞集体财产,这一行为犹如蛀虫侵蚀着集体的健康肌体,悄无声息却又危害深重。有的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据为己有,或利用村集体的名义,违规申请国家补贴和专项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挪作他用或据为己有;或直接侵占村集体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或投资,这些行为“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群众对党的信任,损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不守小节终累大德,不讲纪律必吃大亏。前车之鉴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强化纪律意识,坚守底线,不越红线。


稿件来源:《清风侠在路上》

通讯员:全晓

审核:晨光、钟林、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