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晋中平遥古城那古朴而又充满韵味的地界,一场名为 “永远的小白杨” 的演唱会拉开了帷幕。阎维文站在舞台上,身姿挺拔,一身得体的演出服将他衬托得愈发精神,灯光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他周身都镀上了一层光晕,那洪亮且饱含深情的歌声飘荡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台下的观众沉浸其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
一、妻子的身影,抗癌的痕迹
而在后台的一侧,刘卫星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她身形消瘦,脊背驼弯着,那原本合身的衣衫此刻显得有些空荡荡的,仿佛一阵稍大些的风就能将她吹倒。她的皮肤因为长期的病痛折磨失去了光泽,满是岁月与病魔留下的痕迹,可即便如此,她的眼中却透着一股别样的精气神,嘴角微微上扬,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活动当天,她特意精心打扮了一番,身上穿着一件色彩鲜亮的衣裳,那衣服的色泽在黯淡的后台显得格外亮眼,仿佛在诉说着她对生活依旧热爱的那颗心。
她身旁放着一个小巧的手包,包面上的花纹都有些磨损了,看得出是用了许久的物件,她时不时地伸手轻轻抚过,像是在摩挲着一段珍贵的回忆。她的目光时不时看向舞台的方向,那里有她相伴多年的丈夫,正用歌声传递着力量与情感。
二、抗癌之路,爱的抉择与坚守
时间回溯到 1988 年,那时的阎维文正处在全力备战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关键时期,每一天都在紧张地排练,期望能在赛场上一展身手,让自己的歌唱事业迈向更高的台阶。而就在这忙碌且充满期待的日子里,30 岁的刘卫星却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了这个家庭之上。
阎维文听闻后,当下便决定放弃比赛,要全心全意陪伴妻子去面对这可怕的病魔,去医院、找医生、定治疗方案,他想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妻子这件事上。可刘卫星却异常坚决,她看着丈夫,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语气虽因生病而有些虚弱,却斩钉截铁地说道:“你要是不去比赛,我就不做手术!我一定要看着你拿金奖!” 在那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日子里,刘卫星强撑着病体,手里紧紧握着一把雨伞,伞面被风吹得有些摇晃,雨滴顺着伞沿滑落,打湿了她的衣角。她陪着阎维文一步步走向赛场的入口,那背影透着一股倔强与不舍交织的复杂情感。
最终,阎维文带着妻子的期盼与嘱托,含着泪登上了舞台。当他唱响《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时,那歌声里仿佛融入了对妻子无尽的牵挂与爱意,一曲终了,他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魁。而刘卫星在赛场外,淋着雨,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却始终望着赛场的方向,直到看到丈夫顺利完成比赛,那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1992 年,命运似乎不愿放过这个家庭,癌症再次复发了。彼时的阎维文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学业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比重要的事,可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办理了退学手续,转身就全身心投入到陪伴妻子治疗的生活中。每天清晨,天还蒙蒙亮,他就早早起床,准备好妻子当天要用的物品,然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妻子出门,坐上那辆有些老旧的汽车,往医院赶去。到了医院,放疗室的走廊里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或是去询问医生妻子的病情,或是给妻子递上一杯温水,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寸步不离,就守在妻子身边。
病房里,其他病友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丈夫渐渐面露不耐,来探望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有的直接提出了离婚,在这充满无奈与悲伤的氛围中,阎维文的始终如一显得格外珍贵。刘卫星每每看到丈夫那关切又坚定的眼神,心里就多了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勇气,也越发坚信自己能挺过这艰难的时刻。
2004 年,更为沉重的打击降临了,癌细胞第三次转移,医生看着病历,眉头紧锁,摇着头说这样的情况在医学上生存率极低,几乎是被判了 “死刑”。可刘卫星却在阎维文的陪伴与鼓励下,凭借着那股顽强的求生意志,奇迹般地挺了过来。连医生都不禁感叹:“这不仅是医学奇迹,更是爱的奇迹啊。”
三、多重身份,多重担当
阎维文的人生,有着多重的色彩与担当。15 岁那年,他凭借着自身的天赋与对军旅生活的向往,被特批入伍,自此开启了一段别样的人生旅程。在部队里,他始终将 “为人民服务” 的使命牢记心间,那一身军装穿在他身上,是责任,更是荣耀。他热爱音乐,每当要下部队演出时,他都会提前精心准备,把每一首歌都练到最好,因为他知道,战士们那真挚的掌声,比任何商业演出的酬劳都要珍贵得多。
在艺术的追求上,他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他深知传统文化是音乐的根脉所在,就像对待稀世珍宝一般去钻研、去领悟。他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一首歌的内涵,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力求让自己唱出的每一个音符都能打动人心。像《小白杨》这首歌,他为了唱出那种守护边疆的战士们的坚毅与对家乡的思念,曾多次去到边疆,去看那一排排挺拔的白杨,去感受战士们的生活,所以他唱出来的歌,才会如此饱含深情,能经得起时间的反复打磨,成为了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而作为丈夫,他更是刘卫星最为坚实的依靠。在那漫长的抗癌岁月里,刘卫星的精神压力极大,她常常看着镜子中被病痛折磨的自己,暗自垂泪,觉得自己成了这个家庭的负担,心里满是自责。阎维文察觉到了妻子的心思后,特意四处去请教心理专家,学习如何帮助妻子排解这些负面情绪。他开始有意地在生活中制造一些小 “迷糊”,等着妻子来提醒自己,每当这时,他就会故意抬高嗓门,笑着对妻子说:“老婆,你看你多重要啊,没了你,我和女儿可怎么办呀?” 他还把演出安排等诸多事务放心地交给妻子打理,每次写了新歌,都会第一时间唱给她听,然后专注地看着妻子的表情,认真琢磨妻子给出的意见,还会感慨地说:“你是我最好的听众,也是我最苛刻的听众,没有人能像你一样直截了当地指出我的不足呢。”
四、生活中的点滴,爱的延续
如今,阎维文依旧活跃在舞台上,那歌声依旧铿锵有力,仿佛岁月并没有在他的歌声里留下痕迹。而台下的刘卫星,尽管已不复当年的青春模样,身体也因长期的病痛显得虚弱,但她的生活依旧过得有滋有味。
有一次,一位美甲师在网上分享了与刘卫星的聊天记录,从那记录里能看出,刘卫星对美的追求从未改变,她会仔细地询问美甲的款式、颜色,言语间满是期待,还会兴致勃勃地说起种睫毛的事儿,那细致入微的讲究,就好像生活中的每一处小美好她都不愿错过。她就那样被阎维文满满的爱意包围着,过往经历的风雨,似乎都化作了如今眼中、心里那甜丝丝的幸福,在平淡的日子里静静流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