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报记者 漆世平
伊春河畔,清风徐来,道德暖流,浸润人心。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溪水林场举行。四川共有4人荣登本次“中国好人榜”。
此次上榜的4名四川籍“中国好人”来自不同市州、不同岗位,却以同样温暖的行动书写感人篇章——
阿坝州金川县咯尔乡德胜村原驻村第一书记何小青,主动请缨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推动防洪堤建设、振兴雪梨产业、化解林地征收补偿款分配难题……却在入户走访途中不幸坠河遇难,3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帮扶路上,被村民称为“最美第一书记”,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南充市蓬安县周口街道青龙街社区居民赵海英,20年如一日陪伴照顾患有先天性脑瘫和唐氏综合征的女儿秋华,不仅用爱呵护她成长,更将女儿培养成“全国唐氏变脸第一人”。她用爱与坚韧为女儿打破命运的桎梏,获评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委统战部驾驶员毛顺龙,在2024年12月奋不顾身从十米高桥跃入冰冷河水,成功救起落水者后悄然离去。他以纵身一跃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彰显退役军人的担当,获评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
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江阳区税务局退休干部周波,24年如一日,如明灯般照亮17名留守儿童与困难儿童的成长之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江阳妈妈”。她以无私付出诠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人间真情,当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他们是来自巴山蜀水间的平凡人物,以一言一行的质朴善良,告诉我们何为“中国好人”。
发布仪式现场,“中国好人”赵海英带着女儿秋华登上舞台。秋华以一段精彩的川剧变脸表演,赢得阵阵掌声。“能带女儿来到这个充满温暖的舞台,我非常感动。现场好人们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我要尽我所能地去帮助更多特殊孩子家庭。”赵海英动情地说。
好人精神在现场传递的同时,也通过直播镜头传遍了巴蜀大地。
在“中国好人”何小青的家乡,阿坝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明办主任杨林清第一时间收看了发布仪式直播。“何小青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担当精神和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是全州上下学习的榜样。”杨林清表示,阿坝州将组织开展巡回宣讲推动何小青事迹“走出去”,创作报告文学《大地青山》让其精神“留下来”,拍摄微电影《只此青山》使其形象“活起来”,以何小青的榜样力量引领更多人向上向善、争当好人。
长江与沱江交汇处,泸州市江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宗蔺在观看发布仪式直播后被好人们的精神所深深感染。“致敬崇德向善的每一位‘中国好人’。”李宗蔺表示,江阳区将通过线上线下积极宣传“中国好人”周波等先进典型事迹,并充分依托先进典型所在单位、所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等建立“好人工作室”,让榜样力量可感可及。
“这些好人源于群众,来自基层,是可学、可做、可及的道德标杆。”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深化文明培育,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及“榜样在身边”主题活动,强化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工作,推动建设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工作室,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用榜样力量温暖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正以数智技术赋能优化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机制及评选发布办法,于今年4月10日上线了四川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发布厅,通过实时语音播报、AI智能助手、留言评议互动等立体化呈现先进典型感人故事,让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激荡人心的文明火炬,推动社会正能量更广泛、更持久地传播。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从江水汤汤的长江之畔到绿草青青的阿坝草原,从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到炊烟袅袅的乡村田野,一位位好人,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巴蜀大地。他们用平凡造就伟大,用点滴汇聚江河,正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澎湃的四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