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珲春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仅7270元的出租车租金纠纷,通过执行干警耐心调解让僵持一年多的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高效执结案件,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力度。
案件源于2024年1月,原告石某因张某拖欠出租车租金向珲春法院申请执行。法院线上查询发现张某无银行卡、房产等可供执行财产,同年7月案件进入终本程序。看似简单的小额纠纷,却因双方积怨渐深陷入僵局,石某对张某一年内分文未还的行为极度不满,坚持要求一次性清偿。而张某虽有还款意愿,但经济条件有限,双方沟通常以冲突告终。
转机出现在2025年3月,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平台发现张某微信账户有部分存款,虽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为案件突破提供了契机。为避免双方见面引发冲突,执行干警提前与石某沟通疏导情绪,随后在珲春法院接待室组织调解。
调解中,张某主动表明还款诚意,提出以微信存款一次性了结纠纷,石某同意提议。张某激动地表示:“多亏法官搭建沟通桥梁,往常我们每次都不欢而散,没想到今天能和平解决。”石某收到案款后也再三致谢:“七千多块拖了这么久,真心感谢法院帮我要回租金。”
虽说案件标的额不大,但当事人矛盾尖锐,执行一度陷入困境。执行干警通过情绪疏导、面对面协商等多元调解方式,既维护了申请人合法权益,又化解了双方积怨。此次案件的顺利执结,不仅体现了法院执行工作“小案不小办”的理念,更展现了多元调解机制在破解执行难题中的重要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来源:珲春市人民法院
编辑:马天海
吉林省新闻热线请联系马主任:15643417777(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