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存款“降息”来袭!自4月以来,中小银行存款利率纷纷下调。
△资料图,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4月7日,辽沈银行执行最新的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为1.95%、2%、2.05%、2.1%,分别下调5个基点、15个基点、15个基点、10个基点。
4月4日,新安银行在售的两年期和三年期储蓄存款产品利率也进行了调整,分别由之前的2.8%下调至2.65%、2.6%。据悉,这是新安银行年内第三次下调存款利率。
此外,广东普宁汇成村镇银行调整后整存整取两年期利率2.0%、三年期2.3%、五年期2.35%,各期限均下调了20个基点;广西西林农商行调整后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1.60%、1.90%、1.95%,对比去年11月6日起执行的利率,此番调整各期限分别下调了25个基点、45个基点、40个基点。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或与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有关。随着新发放贷款利率持续走低、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当前银行业净息差较低,中小银行由于客户基础相对薄弱,对高成本存款依赖度更高,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更为突出,需要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来稳定净息差。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未来各银行在权衡成本与收益后,存款利率可能逐渐趋同,向合理区间靠拢。
3月28日,在建设银行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2022年以来,建设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释放的空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对冲去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影响。”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在农业银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负债成本看,2024年7月、10月,包括农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不断完善。
从整体来看,不同期限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在10个基点至80个基点,中长期限的降幅更大。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艾亚文认为,中长期限存款利率降幅更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响应政策导向,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需求。此外,储户长期存款的意愿强烈,银行通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优化负债结构,可以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2%。对于银行机构而言,要想稳住息差,除了优化资产配置实现收益增加外,管控负债成本也是必要的举措。多家银行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提及,将进一步优化存款期限结构,以改善存款付息成本。
例如,青农商行在回应存款定期化现象时表示,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定期存款占比较上季提高0.4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1.37个百分点。“自2024年以来,我行以‘次高成本存款代替高成本存款’为目标,推出拳头产品,配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指引,通过优化存款定价策略,引导中长期定期存款向一年期存款转移,逐步压降中长期存款占比,持续优化存款期限结构。”
厦门银行在回应2025年负债端调降幅度规划时提出,该行将进一步优化存款结构,以存款增量发力人民币活期存款,提升活期存款日均占比,存量部分主动压降高成本存款,同时积极优化零售存款期限结构,合力推动存款付息成本下降;同时,持续跟进并及时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助力成本率进一步压降。预计2025年该行负债端降幅将较2024年有所扩大。
开源证券研报称,银行负债策略隐含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预期。从历史规律来看,长期限定存的挂牌利率下调幅度较大,因此若银行预期存款定价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将避免在降息环境中吸收过多长期存款。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正处于下行通道,未来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一方面,市场对降准、降息等政策的预期增强;另一方面,银行为了保持净息差水平,会继续采取灵活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王彤旭)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商报综合自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