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明星被吓到尖叫!专家提醒:活跃期来了,须做好防范!

  还记得在《书卷一梦》片场,演员李一桐跟刘宇宁在房顶拍夜戏,突然一条蜈蚣出现在李一桐大腿上,还不断地爬来爬去。

  工作人员看到后大声提醒,但蜈蚣的动作太快几乎就要钻进李一桐的袖口了,幸好工作人员及时上去帮忙把蜈蚣赶跑了。

  从视频上看,李一桐身上的蜈蚣又粗又大,要是不小心被咬上一口,那就危险了!

  小脚传来一阵剧痛,低头看一只蜈蚣悄悄飘过

  但杭州市民李阿姨和张先生就没那么幸运了,本是和闺蜜团开心郊游、陪孩子写生,没承想被蜈蚣咬一口进了医院……

  上周三,李阿姨和闺蜜团在西湖边上演“夕阳红姐妹淘”拍照大赛时,突然小腿传来一阵剧痛……

  低头一看,一条长长的蜈蚣从眼前慢慢爬过,让人头皮发麻。李阿姨捂着腿痛出表情包,没一会被蜈蚣咬的地方就红肿了起来。

  同行的闺蜜团赶紧打车将李阿姨送到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蜈蚣咬伤,立即给予抗过敏、止痛、外敷等对症处理,李阿姨的疼痛明显缓解。

  几天后,我院又接待了一位被蜈蚣咬伤的患者。张先生带着孩子公园写生,忽然被一条蜈蚣咬伤左脚,红肿疼痛,刺痒难忍。经医生对症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

  4月至10月是蜈蚣活跃期,谨防被咬伤

  蜈蚣是蠕虫形的陆生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白天它们隐藏在暗处,晚上出去活动,以蚯蚓、昆虫等动物为食。

  蜈蚣每一节皆有脚一对,呈扁平长条形,长 9~17 厘米,宽 0.5~1 厘米。第一对脚呈星钩状,钩端有毒腺口,毒腺会分泌无色透明的黏稠液体,即为蜈蚣毒素。

  蜈蚣毒液含有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如组胺类物质及溶血蛋白质,并含有蚁酸,毒液呈酸性,有神经毒、溶血、致敏等作用,但致敏作用不如毒蜂常见。

  每年4月到10月,是蜈蚣等毒虫的活跃时期,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等杂草丛生的地方。

  蜈蚣咬伤的严重程度与蜈蚣大小、咬人时注入毒汁的多少有关。

  ➤被中小型蜈蚣咬伤后,皮肤可出现两个瘀点,有红肿、灼热、剧痛和刺痒感,一般在数天内好转、消失。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伤后1个月仍有局部肿胀、瘙痒等。

  ➤若大型蜈蚣注入体内的毒汁较多,还可出现发热、发晕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疱、红斑、淋巴结肿痛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抽搐、全身麻木、昏迷等全身反应。

  ➤少部分人可能会发生后续感染,从而导致其它的伤害,如败血症等。过敏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被蜈蚣咬伤了怎么办?千万不要用嘴吸吮毒素

  ➤ 应急处置四原则

  √ 保持冷静,迅速远离害虫出没区域。

  √ 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患处,约10-15分钟,中和毒液。

  √ 对于明显肿胀的地方,可冰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 禁忌事项

  × 不要切开伤口或徒手挤压。

  × 不要用嘴吸吮毒素。

  × 不要偏信偏方,用土方法自我治疗。

  × 不要用绳子绑住患肢,容易造成患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组织坏死。

  如何让蜈蚣退退退?

  ➤一般蜈蚣喜欢在潮湿的环境生活,家里要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多通风透气,可以放一些菖蒲和艾叶在家中,能有效驱除毒虫。在潮湿区域,如灶头、墙角、床下,可以撒些生石灰干燥除湿。

  ➤夜晚要关严门窗,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如果要打开窗户的话,一定要关上纱窗,防止蜈蚣入室。

  ➤在草丛、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长裤,避免穿凉鞋、拖鞋,以免被咬伤。

  ➤野外工作者要注意保护自己,了解蜈蚣的生活习性,尽量避免与其接触。

  杭州市中医院 · 皮肤科简介

  我院皮肤科建科六十余年,传承已有百年,科室中医底蕴深厚、中医特色突出、诊疗设备齐全、专科自制制剂和中药协定方众多,在杭州市乃至全省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科室为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邬氏中医皮肤科传承科室。科室包含门诊、名老中医邬成霖工作室、蛇(虫)咬伤专科、皮肤病治疗室和美容室(皮肤美容科)。

  医师队伍中西医理论功底扎实,擅长采用西医的现代诊疗方法配合传统中医中药标本兼治,治疗各种顽固性皮肤病。在疑难和危重皮肤病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

  在浙江省名中医邬成霖教授的带领下,我院皮肤科蓬勃发展,邬老诊疗的特色专病,脱发、黄褐斑、痤疮都开展有特色专病门诊,蛇、虫咬伤的诊疗一直保持省内领先的诊疗优势,2018年,在邬老的倡导下,由邬氏骨干人员专门设立邬氏中医皮肤科专家门诊,专门主攻难治性、疑难性皮肤疾病。(来源:橙柿互动)